什么是泛在电力物联网?为什么要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

  “泛在电力物联网”就是围绕电力系统各环节,充分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边缘计算、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通信技术,将电力用户及其设备,电网企业及其设备,发电企业及其设备,供应商及其设备,以及人和物连接起来,实现万物互联、人机交互、数据共享,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特征的智慧服务系统,为用户、电网、发电厂、供应商和政府社会服务﹔以电网为枢纽,发挥平台和共享作用,使得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各环节的规划建设、生产运行、经营管理、综合服务、业务创新、使用消费更趋合理化,让每一度电创造更大的价值,也为全行业和更多市场主体发展创造更大的机遇。

  国家电网的自我革命

  从特高压到坚强智能电网,从能源互联网到泛在电力物联网,因应政经科技大势,国家电网的自我革命从概念和决心逐渐走向落地,2019年1月17日,时任国网公司董事长寇伟在2019年工作会议上作题为《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奋力开创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新局面》的工作报告。

  要顺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融合发展趋势,确立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新时代战略目标。要打造“三型”企业,基于能源互联网的功能特点和国家电网公司的责任使命,能源互联网企业必然是具有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特征的现代企业。要建设运营好“两网”,一方面,要持之以恒地建设运营好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另一方面,要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打造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的泛在电力物联网。要全力打造“三型两网”企业,加快推进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

  国家电网计划到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到2024年全面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实现业务协同、数据贯通和统—物联管理,建成具备完整功能的各级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支撑电网业务与新兴业务发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国家电网为什么要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

  支撑政府监管能力,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服务智慧城市建设,最终助力国家治理实现现代化。

  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提高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进而推动能源低碳转型。

  使电网更加安全可靠、友好互动和开放共享,以促进电网提质增效。

  力争服务响应更快捷、服务体验更友好及服务内容更多元,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用能需要。

  构建合作共赢能源新生态,激活上下游企、业发展新动能,促进上下游产业链转型升级,从而实现服务产业链现代化。

  透明电网:南方电网的“泛在电力物联网”

  泛在电力物联网由国家电网首先提出和大力推动,兄弟央企南方电网也不甘落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涅也在近期提出了“透明电网”这一类似的概念。

  透明电网: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电网相结合,在电网上安装小微智能传感器,让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展示出来,包括电源信息透明、网络信息透明、市场信息透明、设备状态透明、运行状态透明、交易状态透明等等,形成“透明电网”。它可以让社会各方广泛深入参与电力生产、传输、消费等各个环节,协同促进能源电力的安全高效、绿色低碳发展。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专用关键技术

  智能电表:是基于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测量技术的智能电网的智能终端,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等组成。除了具备传统电能表基本用电量的计量功能以外,为了适应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使用它还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用户端控制功能、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防窃电功能、数据处理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

  储能:储能是通过特定的装置或物理介质将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不同方式储存起来,以便以后在需要时利用的技术,主要指电能的储存。储存的能量可以用做应急能源,也可以用于在电网负荷低的时候储能,在电网高负荷的时候输出能量,用于削峰填谷,减轻电网波动。

  电动汽车有序充电:从电网角度讲,指在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前提下,运用实际有效地经济或技术措施引导、控制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对电网负荷曲线进行削峰填谷,使负荷曲线方差较小,减少了发电装机容量建设,保证了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协调互动发展。

  虚拟电厂:将分布式发电机组、可控负荷和分布式储能设施有机结合,通过配套的调控技术、通信技术实现对各类分布式能源进行整合调控的载体,以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从某种意义上讲,虚拟发电厂可以看作是一种先进的区域性电能集中管理模式。

  电力芯片:是国内电力系统的说法,属于芯片行业通行四大类别(消费级、工业级、汽车级、军工级)中的工业级芯片。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调度到用电六大环节,上万个智能化场景都离不开芯片的使用。具体到日常可见的智能电表、智能充电桩,均有芯片植入其中。

本文内容来源自互联网,如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联系我,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yxhiot.com/article/126.html